基本原理:
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呼吸机分类
1、按照与患者的连接方式分为: 无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面罩与患者连接 有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到患者
2、按用途分类(六类):急救呼吸机:专用于现场急救。
呼吸治疗通气机:对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长时间通气支持和呼吸治疗。 麻醉呼吸机:专用于麻醉呼吸管理。
小儿呼吸机:专用于小儿和新生儿通气支持和呼吸治疗。 高频呼吸机:具备通气频率>60次/min功能。 无创呼吸机:经面罩或鼻罩完成通气支持。
3、按驱动方式分类(三类): 气动气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只以氧气为动力来源。多为便携式急救呼吸机。
电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以电源为动力,内部有汽缸、活塞泵等,功能较简单的呼吸机。
气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以氧气为动力,控制系统以电源为动力。多功能呼吸机的主流设计。
4、按通气模式分类(四类):
定时通气机(时间切换):按预设时间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 定容通气机(容量切换):按预设输出气量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 定压通气机(压力切换):按预设气道压力值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 定流通气机(流速切换):
5、按压力和流量发生器分类(四类):Mapleson(1959)
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吸气期恒压,吸气流随肺内压而变化。 非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在吸气期发生规律变化,吸气流受驱动压和肺内压双重影响。
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气流在吸气期不变。
非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气流在吸气期发生规律性变化。 压力发生器适用于肺功能正常患者,流量发生器适用于肺顺应性较差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