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立国内首家“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联盟。
据了解,该联盟的主要目标是,除了三方共享各自在硬件、软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外,还将推动“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临床应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该联盟专注于骨科、脑外科等3D骨骼打印。其中,海信以Higemi技术为基础,负责提供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和数据标准化传输,威高骨科负责3D打印设备、骨科材料,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所则有丰富临床应用、实验及研发实力。
事实上,海信布局医疗产业并非首次。早在十多年前海信就已进军医疗电子产业,在集团内部设置了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从事医疗诊断等相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储备。2013年12月,海信研发了一项Higemi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医疗产业方面首次崭露头角。2014年3月,海信在青岛正式注册成立海信医疗设备公司。
在海信进军医疗领域背后,部分业务已开始走下坡路。海信电器201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93亿元,同比增长2.12%,但实现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滑18.43%。而海信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龙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89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净利润7.12亿元,同比下滑38.36%。
与之相对的是,医疗电子行业正蓬勃发展。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医疗电子市场已经达到19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3400亿元,而在过去3年,国内医疗电子产业市场保持了15%~20%的高速增长。
事实上,除了海信,不少传统家电企业也在涉足医疗产业。2004年,海尔曾投资300万涉水医药流通业,成立青岛海尔医药有限公司。2012年TCL携手私募浩然资本合资成立医疗集团。就连国内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也在今年表示,正在全力推进健康服务和智慧医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