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起步晚、研发能力弱,国产医疗器械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但在部分领域国产产品已经达到世界水平。然而,由于医疗机构长期偏重于使用进口设备,再加上招标监管不严等原因,部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遭受歧视,难以拓展国内市场。
高精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近年来,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部分领域我国生产的高端医疗器械已经达到世界水平,甚至走在世界前列。重庆作为“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胶囊电子内窥镜、血液透析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在全球具有技术优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进口产品占据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局面仍未改变,优质国产产品受到医疗机构的歧视。
高精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现象在医疗机构中十分普遍。记者走访重庆部分三甲医院发现,高端医疗器械几乎都是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进口产品。不仅在三甲医院,在一些县级医院、基层医院也难觅国产产品踪影。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有6台高端设备,没有一台是国产设备,该科主任周洪说:“医院只有在中低端产品方面才会考虑使用国产产品,在高端方面不考虑国产产品。”江北区中医院放射科主任吕勇介绍,其科室使用的设备也都是进口的。
医疗机构偏重于使用进口设备,重庆部分具有技术优势的医疗器械不得不转向海外。据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64家主要医械企业2008年年度总产值为3 .96亿元人民币,2010年年总产值为7.37亿元人民币,同时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额占企业年度总产值的20%~30%,呈明显外向型发展。
重庆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李小平介绍,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对国产产品不认同的现象突出,本土企业难以拓展国内市场。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胶囊电子内窥镜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出口到英、德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董事长王金山说,尽管我国医疗器械科技水平已有很大改观,但目前许多医院以用多少进口产品为荣,国产产品则备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