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疗器械网为您的产品打造枝状产品链为我们的服务目标!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登陆 | 注册
东方医疗器械网 - 医疗器械新闻 -行业资讯 -进口额攀升 国产医疗器械缘何“长不大”?
医疗器械新闻

进口额攀升 国产医疗器械缘何“长不大”?

  文章来源:东方医疗器械网

关键词:进口额攀升/国产医疗器械/缘何“长不大”?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进口的医疗器械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清晰度上都要比国内的好,因此,医院都会采购进口的机器”。日前,北京朝阳区某三甲医院一位医生这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事实上,除了北京一些大型综合医院采购进口医疗器械外,记者也从某医科大学附属整形外科医院一黄姓医生那里了解到,他们整形医院仅皮肤科就有大大小小的进口医疗器械几十台,这些仪器均采购自进口。

不论是大型X线断层检查仪还是美容医院整容及皮肤美容的医疗器械在国内普及率极高。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元规模,以通用的诊疗设备、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弥补生理缺陷的康复用具、X线断层检查仪、内镜、医用导管、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据一项数据显示,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市场几乎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垄断。而在不少医院,甚至连螺丝钉、手术缝合线、各种试剂等小型耗材也都采用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普通器械占我国市场70%,而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业内已是公认的事实。

从上述枯燥乏味的数字中恰恰也表明了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逐年增多,而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医疗器械高端品牌极少,因此,不论是普通器械还是高端器械,我国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并没有话语权。

在中研普华医疗设备行业研究员张祥光看来,国产医疗器械依然以中低端为主,且市场增量有限,而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外企业几乎全面占据。

张祥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医疗器械采购招标政策执行不严,在实际招标采购中,不少单位明文规定只采购进口产品。另外,由于国内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与国外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医疗器械的采购上,医院更加偏向于进口医疗器械,这也导致我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降低。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进口医疗器械工艺精细质量好,在监测、治疗等方面相比国产医疗器械更具有成效,尤其是高、精、尖产品,国内生产商面临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只有被国外企业占据这块市场。

许玲妮说,主要国内的医疗器械科研技术没有达到国际化水平,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医疗机构过度依赖并信任价格昂贵的进口医疗器械,也导致了患者在检查等费用上不断攀升。

事实上,进口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关于进口医疗器械设备出现故障等质量问题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去年经过多次检查进口医疗器械后发现,河南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从比利时进口了11台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和9台微波治疗仪存在医疗器械及其外包装上没有表明产品注册证书编号、电源线插头制式与我国国标要求不符、无警示标识、无中文说明书等问题、2013年6月份,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德国产的X射线诊断设备查验过程中发现该批货物未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要求在机身上加贴CCC认证。

诚然,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也不一定完美,在各地检验检疫局屡屡发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格问题。虽然进口医疗器械被检验部门查出很多问题,但尽管如此,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仍然“不文不火”并没有赢得国内医院的信任。

那么,国产医疗器械缘何“长不大”?张祥光直言,医院对国产医疗器械的不信任,在加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又晚,导致技术沉淀和积累不够,在技术水平上较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造成国产医疗器械遭遇到医院的排斥。

“另外,在利益驱动下,由于许多医疗器械采购花费的是公共财政,一些医院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只购买价格最高的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回扣高也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不少跨国公司还以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为名让国内医院负责人免费旅游,以便于在采购价格上获得利益,这一部分原因也挤占了国产器械的市场空间。”张祥光说。

在种种因素面前,我国医疗器械发展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推动本土企业自主研发中高端产品也成为一大挑战。面对虎视眈眈的进口医疗器械,本土企业如何扭转“外强我弱”的局面?

许玲妮表示,要狠抓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处理得非常完美,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产品的性能,加强研发缩小与国际水平直接的差距。另外,加大本土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赖度。

分享
 医疗器械招商代理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传真 025-66622260    
未经Qxw18.com许可不得建立镜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医疗器械招商代理信息。
本站只提供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信息广告发布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10-0006ICP证编号:苏ICP备0505942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050006
Copyright © 东方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