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辅助下鼻肠梗阻管置入技术在小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方
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8月
至2013年9月收治的18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无痛胃镜辅助下置入鼻肠梗阻管,并进行胃肠减
压治疗,观察置入时间、鼻肠梗阻管的位置、引流量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无痛胃镜辅助下鼻肠梗阻管置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的操作时间10~25
min,平均15.5 min;导管头端到达小肠梗阻部位时间为2~10 d,平均3.2 d;置管后引流量增加,置管前 胃肠引流量(350±30)
ml_,置管后第1天胃肠引流量(1 200±37)
ml_,此后置管平均每天胃肠引流量(400±25)mL。经导管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3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
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在插管过程中发生2例鼻黏膜出血,但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无痛胃镜引导下置入鼻肠梗阻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鼻肠梗阻菅治 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并能协助手术定位。
关键词:肠梗阻;鼻肠梗阻管;胃镜检查
胃肠减压术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重要措施口,但传统的鼻胃管只能放入胃内,对低位肠梗阻很难达到充分的减压引流效
果。鼻肠梗阻管的出现不仅能充分引流减压,缓解梗阻,还可以对病变进行定位,协助外科手术[2-3]。X线引导下将鼻肠梗阻管置入小肠减压是常规的操作方
法,但是这种方法置管时间
较长,医生和患者均面临较大放射线辐射的威胁,本文采用无痛胃镜引导下的鼻肠梗阻管置人技术治疗小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本院临床确诊小
肠梗阻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4. 50±6.65)岁。黏连性小肠梗阻17例(胃癌术后1例,结
肠癌术后6例,直肠癌术后2例,卵巢囊肿术后1例,空肠直肠系膜嵌顿性疝1例,官颈癌术后1例,膀胱癌术后1例,胆总管结石胆道探查取石术后1例;阑尾炎
切除术后l例。溃疡性结肠炎并肠梗阻术后1例,车祸伤术后1例);柿石嵌顿致小肠梗
阻1例。临床以腹痛、腹胀、呕吐、无排便排气等症状就诊,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3~12 d,洽疗效果不显
著后采用无痛胃镜引导下置入鼻肠梗阻管减压治疗。
1.2鼻肠梗阻管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急性单纯性、黏连 性小肠梗阻;用作小肠造影;作为广泛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支架管使用。禁忌证:食道狭窄;幽门狭窄;肠坏死者;绞窄性肠梗 阻者。
1.3操作方法操作在内镜室内完成,先用胃管充分吸出胃
内容物,将18Fr双气囊型鼻肠梗阻管(日本CreateMedic株式会社)的内腔灌满灭菌蒸馏水,用二甲基硅油适量涂抹于整个
鼻肠梗阻管表面,前段涂抹利多卡因胶浆。将导丝插入至鼻肠 梗阻管的前端,注意不要让导丝的前端从鼻肠梗阻管的侧孔处
探出,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静脉麻醉后,胃镜引导下,助手经患者一侧鼻腔将鼻肠梗阻管插入胃内,鼻肠梗阻管前端朝向胃大
弯侧,助手随胃镜操作医生进镜而同时送鼻肠梗阻管至十二指肠,通常将导管插入到屈氏韧带附近即可,拔出导丝,此时向导管前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
mL充盈前囊。边退镜边继 续将鼻肠梗阻管向胃内适度送入,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为使鼻肠梗阻管随肠蠕动下行,鼻肠梗阻管外端呈S型固定,在
导管的吸引口接上吸引器或负压吸引球。
1.4疗效评定指标记录经鼻肠梗阻管置人前后:(1)腹痛、
腹胀情况等腹都症状情况;(2)肠呜音变化情况;(3)每日胃肠减压引流量;(4)立位腹平片;(5)鼻肠梗阻管的位置;(6)并发症:消化道穿孔、出
血、鼻黏膜损伤、喉头水肿及吸人性肺炎等。
2.结 果
2.1置管效果无痛胃镜辅助下鼻肠梗阻管置人时间为15~ 25 min,平均15.5
min,成功率100%。置管成功后,鼻肠梗阻 管鼻腔处刻度:置管后第1天(128±25)
cm,症状缓解后置管平均刻度数(185±20)cm,而导管头端到达小肠梗阻部位时间 为2-10 d,平均3.2
d;置管前胃肠减压量(350±30)mL,置管 后第1天胃肠引流量(1 200±37)mL,此后置管平均每天胃肠
引流量(400±25)mL;立位腹部X线平片见图1,与置管前相比,置管后液气平面数量减少,肠管扩张程度减轻;经导管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呕吐
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3例 患者在放置肠梗阻管后1~3 d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3-8 d后肠鸣音完全恢复正常;再带管进食3-7
d后症状完全恢复;5例患者1-3 d腹痛或腹胀有缓解,但带管进流食后 腹痛腹胀加重,经造影后确定梗阻未解除,转外科手术治疗。
在置管过程中发生2例鼻黏膜出血,其余患者无消化道出血、 穷孑L及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2.2
治疗转归及诊断 18例患者中13例在置管后1-3 d腹 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再留置导管3-7
d进食后观察,症状完全恢复后拔管出院,其中1例柿石嵌顿致小肠梗阻,经梗阻管将柿石推入结肠后症状消失,柿石最后从肛门排出,其余为黏连性肠梗阻。另5
例患者经肠梗阻管减压1-3
d后腹痛或腹胀有不同程度缓解,但进食后症状加重,考虑梗阻未能完全缓解,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结果证实:空肠直肠系膜嵌顿性疝1例;腹腔肿瘤转移致小肠
梗阻1例;小肠与腹膜粘连成角,或 闭攀状,致完全性梗阻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