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联盟2011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到3.66亿。不少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同时也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事件[1]。在这个过程中,不对血糖水平加以控制和遏制,任由糖尿病从前期发展,继发的心血管事件将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2]。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为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胰岛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甘精胰岛素是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3]。笔者具体探讨了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制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入选标准:初次发病;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无身体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非妊娠;知情同意。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3~74岁,平均(56.25±3.25)岁;病程2~12年,平均(5.65±1.58)年;平均体重指数(24.82±2.32)kg/m2。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睡前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1次,早晨口服格列美脲,每天服用1次,2mg/次。治疗组:在口服格列美脲治疗的基础上,睡前给予甘精胰岛素1次,起初剂量10U,逐渐过渡到20U,1次/d。两组都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两组在治疗前后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FPG)的测定,然后在早餐后2h进行餐后2h血糖(2hPG)的测定,都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中的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与方差检验,计数资料用χ 2检验。
2.结果
两组都完成治疗,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经过测定,两组治疗前的FPG与2hPG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