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手套可分为天然乳胶与合成乳胶,天然乳胶指的是由巴西护膜胶树的乳状汁液所制造的产品,其化学名称为顺-1,4-聚异戊二烯,其成分含蛋白质、磷脂等天然安定剂,另外还含有树脂、糖分、无机盐及生物碱,某些人接触此产品会引起过敏反应。合成乳胶与天然乳胶的不同点在于合成乳胶不会释出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
天然乳胶的原材料(生乳胶)是巴西橡胶树 (Hevea brasiliensis tree) 流出来的乳状汁液.要制造天然乳胶手套,必须经过一连串繁复的制作过程.首先把生乳胶从原来的液态转化成结实和具有弹性的薄膜,然后用化学物质将手套原材料结合成极具伸缩力和弹性的产品,从而增加手套的柔韧性,使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得以保持完整.同时化学物质也能使乳胶保持稳定,以利於长期贮存,但这些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反应.
乳胶过敏反应(rubber latex,allergic)是指在接触天然乳胶产品如乳胶手套、乳胶瓶塞、避孕套等后出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也包含迟发型超敏反应。这些人体内存在有乳胶特异性IgE。乳胶可通过皮肤、粘膜或者肠道外途径导致过敏。某些食物如栗子、猕猴桃、香蕉、番茄等与乳胶有交叉反应,因此,乳胶过敏的人应避免食用这些有交叉反应的食物。
乳胶手套引发之人体反应,其主要三种型态如下:
1.第一种类型为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刺激性接触皮肤炎不是真的过敏反应,皮肤刺激反应来自手套之使用,也可能来自其他工作场所的产品及化学品。其作用机转主要是溶去或除去表皮的保护脂层,使得表皮干燥龟裂而受损。此反应可能源于重复地洗手与擦干,或手没有完全干,或使用清洁剂与消毒剂,或暴露于手套添加的粉末,通常是手部皮肤产生轻微红疹或红斑,严重时可以起水泡、坏死或呈现溃疡。
2.第二种类型为迟发性之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迟发性过敏)(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一般来说过敏原常是500~1000 道尔顿(克/ 摩尔)的小分子,它们进入表皮后,先和表皮的某些蛋白结合;这种结合体和兰格罕氏细胞作用后,便促动体内的T 淋巴球,等到下一次再有相同的过敏原进来,我们体内有此记忆的淋巴球便增生,促使接触性变化,造成湿疹病征,先是红疹或红斑,更严重时会有渗水状、水泡或溃疡。慢性期会出现表皮增厚、苔藓化等,病症上和刺激性皮肤炎相似,但较刺激性皮肤炎痒。过敏性接触皮肤炎导源暴露于采收、处理及制造乳胶所添加的化学品。
3.第三种类型为急发性乳胶过敏(急发性过敏)(Latex allergy,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某些乳胶中蛋白质可能会引起过敏,发作时间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轻微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发红、起皮疹或红疹、寻麻疹、或发痒。再严重者会有呼吸道症状,例如:流鼻水、打喷嚏、喉咙搔痒、与气喘症状。少数极为严重者,会发生休克,进而会威胁生命。
(一)乳胶引起的刺激性皮肤炎接触乳胶除了会产生过敏症状之外,最常发生的反应就是接触性皮肤炎,主要发生于手部,刺激性皮肤炎并不是真正乳胶物质所引起之过敏反应,发生症状部位局限于与皮肤接触之部位。
(二)乳胶过敏乳胶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接触天然橡胶乳胶中的某些蛋白质所引起,增加乳胶蛋白质的暴露,就会增加过敏症状的危险性。对会有乳胶过敏的人而言,暴露乳胶会产生过敏症状的时间,从数分钟到数个小时,变异性颇大。暴露乳胶途径除了皮肤接触之外,还包括吸入,因为乳胶蛋白质与润滑粉结合于部分种类的乳胶手套中,当劳工换戴或脱下手套时,这些蛋白质粉尘粒子变成悬浮微粒,便可被吸入。轻微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发红、起皮疹、荨麻疹、或发痒。再严重者会有呼吸道症状,例如:流鼻水、打喷嚏、喉咙搔痒、与气喘症状。少数极为严重者,会发生休克,甚至威胁生命,但在对乳胶第一次过敏者则较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