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疗器械网为您的产品打造枝状产品链为我们的服务目标!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登陆 | 注册
东方医疗器械网 - 医疗器械新闻 -医疗器械营销 -不要把医疗器械当做智能硬件
医疗器械新闻

不要把医疗器械当做智能硬件

  文章来源:东方医疗器械网

关键词:医疗器械

           数字移动医疗是目前的热点之一,也是不少医疗药品健康领域内人士创业的首选。相比医疗服务与医药,医疗器械其实是创业的一个不错选择。医疗服务目前还需要同公立医院进行反复艰苦的博弈,药品销售的牌照仍然是创业者头上的一把利剑。

   医疗器械是创业者蓝海 
           首先,相对于药品来说,医疗器械的研发及报批周期缩短很多。现在通常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大约10年时间。仿制药研发时间短,但报批不容易。器械中, 三类是最难的,但相比药品,依然可以快很多。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拿到注册证的时间相差很大,一般来说,3-5年左右。如果属于创新类器械,报批速度将更 快。 
           其次,医疗器械相对于药品的研发失败率低很多。目前药品方面研发失败的消息不断,许多跨国大型药厂开始联合开发,抱团取暖,以降低研发失败的影响。由于药 品主要通过化学、生物、免疫或代谢等方式发挥作用,而药品进入人体后触发的一系列反应依然有很多未知和不可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产品最终研发的结果。医疗 器械大多是通过物理方式发挥作用,虽然目前器械+药物、器械+生物制品也是研发热点,但相对于整体医疗器械来说,这些比重较小。器械大体上可控,并且一直 到临床验证阶段,依然可以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因此总体上研发失败率比药品低得多。 
           最后,医疗器械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从诊断试剂,到大型影像设备,到植入性器械、光学、齿科、监护、康复……领域之广,是我国目前医疗器械远远还未覆盖 到的。根据《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自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剔除物价 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在全球市场,器械和药品的消费额比例大约为1:1,而我国的医疗器械消费仅占到药品的约14%,说明医疗器械的发展 还有巨大的空间,远未达到天花板。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健康追踪设备集中爆发,也带来了一个接地气的疑问,我们如何分辨医疗类器械?

           目前常见的数字移动医疗类产品大多以管理和交流为出发点,有帮助慢性病记录及管理的App,用于辅助诊断、治疗及用药等信息处理的智能软件,医院的电子病 案,网上咨询/问诊系统,病友互助交流社区,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数据处理平台等等, 目标集中在医患,但也越来越趋向于对健康管理有需求的大众用户。
           医疗器械的定义 
           这些产品是否属于医疗器械?根据2014年6月1日生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 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 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妊娠控制;
           •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对比2000年4月1日生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可以发现医疗器械的范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而是 扩大到以医疗为目的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各种物品。 
         

分享
 医疗器械招商代理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传真 025-66622260    
未经Qxw18.com许可不得建立镜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医疗器械招商代理信息。
本站只提供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信息广告发布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10-0006ICP证编号:苏ICP备0505942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050006
Copyright © 东方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