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中航工业作为航空装备发展的责任主体,必须进一步加快航空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切实维护国防安
全和国家利益。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方式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发挥航空高科技产业的溢出效应,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做贡献。
一是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找准科技创新突破方向。航空技术具有典型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大力加强传统航空技术研究的基础
上,进一步加大可能对航空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技术的跟踪甄别和探索研究,比如新原理发动机、量子通信、激光通信、等离子体应用、新材料等,积极寻求原
创性突破,形成一批能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成果。
二是把握科技创新脉络,强化科技创新链条前端。欧美国家之所以能在科技创新方面独占鳌头,就是因为他们十分注重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把握。美国现在
把预先研究作为型号研制之外的一个独立战略来部署,通过预研形成的技术成果“模块”可以随时搭积木式地搭接到型号研制中去,而型号研制中出现的新需求又随
时提炼成新的课题纳入预研计划中。这种科学观念,至今在我们的科研管理中尚未完全确立。必须自己找方向,自己定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在科研管理模式上有所
调整,必须强化科技创新链条的前端。
三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发挥创新人才作用。首先,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航空科技领军人才。其次,要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航工业
党组决定加快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机制,保障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的合法收入,让全体职务发明人报酬总额达到转让费、许可费的20%,同时要探索对专利持
有人的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还有就是要注重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四是充分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比如集团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制冷、电力电气装备、液晶显示器等,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总体来看,技术溢出效应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让技术的持有人愿意出让技术,而技术购买人通过资金换技术,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在国家层面也缺乏相关法规制度。中航工业愿意先期探索,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
企业观察报记者刘青山、张起花、余智梅、单金良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