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将阔步前进全面实施医改新政规划
哈
尔滨市第一医院(简称市一院)始建于1913年,已经走过了101年的峥嵘岁月。医院位于道里区地段街151号,建筑面积142150平方米,编制床位
1438张,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设有内科系、外科系、妇产科系、儿科、急诊科、肿瘤科、感染科等59个临床科室、18个辅助诊断科室。拥有国家级
重点学科:血液肿瘤内科;省级重点学科:心内科;市级重点学科:呼吸内科。拥有哈尔滨市领军学科、哈尔滨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医院重点专科:骨外科、消化病
专科(普外、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超声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妇科等20余个特色技术科室。2013年成为骨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4年获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骨科博士后流动站。医院固定资产总额近7亿元,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45台,如1.5t和3.0t磁共振机、
320排和16排ct机、能同时容纳34人的高压氧舱、小c臂导管床、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腹
腔镜、关节镜等腔镜系统、基因分析系统、东北三省首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机等。
即
将过去的2014年,对市一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卫计委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领导下,
以孟庆刚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的理解,掌握公立医院在改革中的方向和原则,率领市一院人凝神聚力,坚持
“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从改善住院环境和条件开始,从老百姓最期盼的医疗技术抓起,从制约医院发展的因素改起,医院以医疗、护理流程再造为导向,保证了
质量安全;外联与引进相结合,加大了人才储备力度,丰厚了学科体系建设;按照教学医院的工作要求,培育了教学体系,取得了博士后流动站建站的可喜成绩;继
续加强了重点专科的设备投入力度,做强了核心技术;全方位进行信息化建设,使医院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及科研学术氛围得到进一步提升。
市一院在改善住院环境的同时,确立了满足百姓就医需求和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医院规范了科系布局,病房由38个增加到59个。完善的专业分工,也方便了患者就医。
勤劳进取的市一院人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冲天干劲,倾心打造冰城百姓心中的医疗旗舰,创造了行业诸多辉煌的业绩。
■创新医院管理发展良性运转
■推进数字化医院整合信息平台■扩大对外合作开展高新技术
“天
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医院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强调不同岗位的绩效管理和危机关系管理。强调中层执行力“六精五细”,即:培养医院精神、运
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品、精通营销之道、精于财务核(预)算;五细:细分医疗市场和患源、细分组织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目标、
细化医院管理制度、细控医院成本,强调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2014年,医院经济增长21.78%。通过调整收费结构,门诊每人次收费水平和住院患者的收费水平都有所下降,药占比与去年相比下降2.89%,达到预期目标,收入结构也更加趋向合理,不但使医院经济运行呈现了良性发展态势,而且也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推进数字化医院整合信息平台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保证患者的诊疗质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测试安装了一套重症监护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医生对重症和麻醉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数据进行贮存、分析和预警,为抢救患者提供了依据,也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
院进行了“移动医护”系统的试点工作,方便了医生查房。患者信息的实时采集是数字化医院的一项重要功能,医院在重症监护室(icu)、骨外等科室测试安装
了一套移动医护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查询患者的医嘱、检验结果与历史对比、电子病历查询等,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安全和服务满意度。
为了适应数字化医院的需要,完成了建设pacs与ris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影像科室优先互联,临床、医技科室分批进行规划和方案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和备验工作,为实施影像系统的全院互联奠定了基础。
■扩大对外合作开展高新技术
“去北京折腾了一周,也没约到心仪的大夫。没想到在市一院看上了北京专家!”52岁的王女士患鼻腔肿瘤在市一院成功接受了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主任李云川的手术。王女士说,李云川教授的号在北京非常抢手,最高被票贩子炒到2000元。
医
院坚持“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的品牌战略,先后与北京北大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肿瘤、北京同仁、北京宣武、北京天坛、北京中日、北京三博医
院、吉大、中国医大等十余家大医院合作。国家级专家定期到市一院出诊、手术并进行疑难病例会诊,使市一院的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消
化内科、鼻科、疼痛外科、超声射频治疗肝肿瘤等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市一院还与省内96家地、市、县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医院全力为转诊的医保和
新农合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今年北京专家在市一院出诊33次,开展难度大的三、四级手术122例,会诊疑难病例500余人。
前
不久,“黑龙江省中韩整形美容基地”、“黑龙江省疼痛诊疗基地”又相继落户市一院。韩国8家整形美容医院的院长定期出诊市一院为爱美人士手术;北京宣武医
院疼痛专家在工作日每天坐诊市一院。据悉:本月29日—31日,北京宣武医院疼痛中心副主任武百山坐诊是市一院疼痛门诊,北京等地专家来哈交流为百姓带来
了方便和实惠。
■加强学科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学科建设的内涵质量建设依然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按照教学医院的规范要求,市一院配齐做强二级学科为重点,全面提升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2014
年医院以研究性课题为指引,鼓励促进临床新技术应用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申报市科技局科技创新人才
课题和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3项;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卫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新技术应用奖25项,市级新技术应用奖44项;举办东北
三省范围学术会议和省市级学术会议26次。
今年,医院分层面、多渠道进行了人力资源的
储备工作,包括:国内知名专家来院的多点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老专家的回聘;应届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等,竭尽全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全年共引进博士后
2人、博士2人,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03人,为维护医疗安全,满足医院日益细化的专业分工,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储备基础。
■强化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过程的控制,医院把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关键环节上,以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来保证全程医疗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探
索单病种质控,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入径率;开展药事管理工作,指导合理用药;实施优化护理,关注环节质量;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发挥急救
中心作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延伸服务半径,加强对延寿、木兰、依兰等地的对口支援。受援医院来院进修人员30人次,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及现场实地为基
层医院讲座11次,培训基层医生550人次。同时,承担了双城、巴彦、五常、宾县4个县医院717名执业医师的培训任务。
■完成医联体任务强化远程会诊
■突出公益主题赢得百姓信赖■稳步推进创城建设诚信医院■构建和谐医院,改善行业作风
按
照省市卫计委的部署,市一院与工农、安和安静、南马、靖宇、通江、工程、太平、兆麟等8家社区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拥有数量列省城“三甲”医院之首。同
时选派了业务主任及出诊专家,保证了医联体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市一院在与省内11家市、县医院远程高清会诊的基础上,又安装部署了
22个高清远程会诊系统,以这些医院为中心覆盖整个区域中的乡、村医疗,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
■突出公益主题赢得百姓信赖
2014
年,市一院围绕传统节日和防病日开展主题义诊和健康讲座。如“三八”节为500余名女司机免费体检;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开展免费义诊体检献爱心活动;
教师节为百名教师免费体检;主动承担“西部计划”百余名大学生的体检工作。分别联合国家、省欧美同学会以及北京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肿瘤医院、
人民医院、宣武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开展大型义诊、远程会诊,全年义诊受益百姓达上万余人,充分体现了惠民、利民的办院理念。
■稳步推进创城建设诚信医院
市一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按照市卫计委创建诚信医院工
作方案的精神,以“廉洁”、“诚信”为目标,开展了创建“诚信医院”活动,以进一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推动医院创城工作稳步开展。
完善了创城的管理机制,营造了创建氛围,优化了就诊流程,加强了无烟医院建设,建立了廉洁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患者的满意度。
■构建和谐医院,改善行业作风
医
院落实“九不准”,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患者。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使党务、政务、院务公开制度化。充分发扬民主,做好党内外监督,进一步明
确各级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持一岗双责推进内控制度落实,对重点科室、岗位人员强化审计监督;对违纪违规人员加大惩罚力度,使纠风工作落到实处。
2015
年就要到来,孟庆刚院长和市一院领导班子把目光瞄准了jci质量管理核心体系(jci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认证标准的简称,是医院服务
和管理水平的最高代表,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评审机构);瞄准了怎样做好医疗感动模式、人性化管理、品牌营销、移动医疗、数字化
物流管理、网络医院;瞄准了探索ppp模式办医(ppp:一种融资模式,它的核心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创造价值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医院
是国外ppp应用的重点区域。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及巧用ppp同工同酬人事制度改革等。
▲在医院营销战略上,实现细化、深化、个性差异化发展;
▲在操作与运行战略上,实现精确化、效率化;
▲在技术开发战略上,实现范围化、大(巨)规模化;
▲在组织战略上,实现人性化、关怀化、网络化;
▲在人力资源战略上,实现知识化、团队化、流动化。
总之,医院的发展都以精细为核心,更准确、更有效、更适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坚韧不拔的市一院人正脚踏实地为实现建设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化医院而拼搏奋斗!
(文/江丽波关宇宁宇摄/鹏启波苏滨)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健康热线:0451-*******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