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联手PE “当前许多PE、机构投资者和企业的合作已经不局限于一个项目,而是看准了产业基金,走产业和资本合作的路子。”一位券商投行人士日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这一趋势在医药健康产业中则更为明显。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并购仍是医药行业今年全年的主题,受益于行业整合和改革红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制造业都迎来并购整合的高峰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陆续有近20家上市公司参与成立产业并购基金,总额超过150亿元,其中,文化、医药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从上市前参股转向并购。以去年九鼎投资为例,其借助并购投资和债权投资先后实现了对海南天煌制药公司的两次投资。 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为了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工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推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数个行业的兼并重组,其目的在于去除医药行业的过剩产能。 随着并购市场步入火热期,不少机构或上市公司也开始倾向于从并购前端入手,寻找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并购标的并进行培育。这一过程中,并购基金成为并购标的的孵化器,比起传统的直接收购模式更加灵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并购风险。 上述券商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上市公司PE的模式除了对于LP一方而言效率更高外,对于PE来说,也是锁定了投资的退出渠道。通过并购基金对外投资还能够提高效率、避免错失好项目;有专业PE的辅导还能够降低风险,且可以避免收购对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