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用双极射频电极
打印本页
【刷新时间】2019/11/7
【招商区域】
全国
【耗材类别】 二类
【治疗领域】
【注册号】
国食药监械15153156
【代理留言】共有
0条代理留言
【浏览次数】共有
1076
次
山东蓝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东方医疗器械网客服中心
【招商热线】
025-86978335(购买勿扰)
联系时请告诉我信息来自---东方医疗器械网
【在线洽谈】
查看更多详情...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保健器械,个人购买请勿拨打客服热线!
产品信息
【产品功效】
椎间盘孔镜专用电极产品说明:
产品名称;椎间盘孔镜专用电极
业内都认为射频电流通过产热导致组织变性,所以40度的射频热凝和70度的射频热凝具有同样的疗效,当温度大于45度时即可引起神经传导阻滞。
椎间盘孔镜射频消融刀头术中使用温度是40-70度,采用等离子体状态进行止血和消融,非常安全和有效。
椎间孔镜射频电极刀头,在椎间孔内窥镜下,做髓核减压,切除和椎间盘切除术,一起可完结彻底电极,止血,不伤及安排和神经。
刀头前端选用新的涂层技能,在手术过程中无粘连、无碳化、视野明晰、导电性好。
假如运用钳夹机除掉,因为夹钳是直柄型,头部较大,所以不易到达椎间隙。假如运用,椎间孔镜射频电极刀头直径小于2.0mm,它比夹越小,还可调理弹性手柄,很容易把叶片粘连和钙化区,能够汽化,切割,电极和别离安排实时,更进一步,它是清理的物质椎间孔与盘之间很容易。
椎间孔镜射频电极刀头与射频机的连接线选用圆形,不容易缠绕在一起。
椎间孔镜射频电极刀头通过超敏和电磁兼容性试验,让医师运用更安全更定心。
【产品说明】
一、射频消融
?
射频是指无线电频率,但它不属于无线电通信中波段的划分,因为在这样的频率范围内辐射性能很低,故通讯设备中较少采用,面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当射频的电流频率高到一定值时( >100kHz),引起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即摩擦生热(60~100℃)。射频消融设备常用的频率为200~500kHz,输出功率100 ~400W。
二、组成部分
所有射频热消融垂堑均由电发生器、测控单元、电极针、皮肤电极和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该系统组成一闭合环路,将电极针与患者皮肤电极相连。测控单元是通过监控肿瘤组织的阻抗、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射频消融的输出功率,使肿瘤组织快速产生大范围的凝固性坏死。消融电极是射频消融仪器的核心部件,因为它直接影响凝固坏死的大小和形状。理想的凝固区形状应为球形或扁球形。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多针电极直接刺人病变组织肿块内,射频电极针可使组织内温度超过60℃,细胞死亡,产生坏死区域;如局部的组织温度超过100℃,肿瘤组织和围绕器官的实质发生凝固坏死,治疗时可产生一个很大的球形凝固坏死区,凝固坏死区之外还有43~60℃的热疗区,在此区域内,癌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恢复。
三、治疗原理
1.射频简介
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每秒15万次的高频振动。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振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由于肿瘤散热差,使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不发生。
2.热效应
具有消融和切割功能的射频治疗仪的治疗机理主要为热效应。射频波本质上是特定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 - 750KHz的频率。(内镜)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为400KHz。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招商信息
如您对“椎间孔用双极射频电极”感兴趣,请留言回复,山东蓝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会主动与您接洽!
联系方式
您浏览的会员为普通会员,暂不公开其联系方式。若有意代理该产品,请按以下方式与东方医疗器械网联系。
|
|
代理留言
请如实认真填写发布信息!(带*为必填写)
其它产品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