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疗器械网为您的产品打造枝状产品链为我们的服务目标!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登陆 | 注册
医疗器械新闻

缝合线的发展史

  文章来源:东方医疗器械网

关键词:缝合线

   缝合线,泛指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性材料。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其它的手段可替代缝合线的使用,如采用组织粘合剂、组织固定钳或组织固定钉等,但采用缝合线仍是外科大夫进行伤口闭合的主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缝合材料目前经历了四代发展历程;第一代为丝线,第二代为羊肠线,第三代为化学合成可吸收缝合线,第四代为纯天然胶原蛋白可吸收缝合线。


第一代:
   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用绵纤维、马棕来缝合伤口;中国古代史书中也早有用亚麻、头发、猪棕、草纤维等用于缝合的记录;古印第安人还有用大蚂蚁头咬合伤口来进行缝合的记录;是在当时条件下对各种缝合材料的原始应用。
   1930年,临床开始用现代丝线,丝线是用蚕丝制作而成的,里面有蚕丝蛋白对病人有排异反应;现代医学多用在血管结扎及皮肤间断缝合。
  1938年开始出现化学尼龙线、聚脂线等非吸收性化学合成线;同时开始使用微创伤缝合针

第二代:
   在公元1800年左右,出现了一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线材—羊肠线,但并未用于医学应用,只是用于了网球拍的网线,这是羊肠线的创始记录。
   1860年,英国医生Joseph Lister 用灭菌的羊肠线开始现代缝合;从此开始有了最原始的可吸收缝合线,是用羊的肠系膜制作而成的。特点是比较硬,在使用时要用盐水浸泡,在有效期内必须用保护液保存(一旦失去保护液的保护,羊肠线张力则没有保障),张力较低,在植入人体后吸收时间不确定,有较严重的组织排异反应。现代医用羊肠线分为铬制羊肠线和平制羊肠线,铬制羊肠线即原料羊肠衣经铬化物溶液浸制处理后而制成的羊肠线,由于含铬而显绿色。平制羊肠线即原料羊肠衣未经铬化物处理而制成的羊肠线;铬制羊肠线和平制羊肠线线均不染色。


第三代:
   公元1960年,美国人发明了化学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包括PGA、PLA,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原材料为:人工代谢产物(乙醇酸、乳酸)聚合而成,生产工艺为纺丝、拉伸、涂层等工序制成,吸收方式为水解;具有操作方便、吸收时间可预知;直到现在,由于主要成分为化学物质并含有化学涂层,所以仍然有吸收不完全,存在轻度组织排异反应。
   美国1970年开始实行缝合线批准制度;缝合线专利保护期为14年。


第四代:
   公元1997年,中国湖南省新化县曾家修教授历经多年研究,依托娄底市中原医用材料有限公司首创发明了纯天然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该种材料经国家医用高分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胶原蛋白占93%,弹力蛋白占3%,脂肪占4%,为天然成型材料,采用生物原理制成,生产过程中无任何化学成分参与,为原生态蛋白质材料。由于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用于创伤缝合后,能为伤口愈合提供充分营养,并且经过临床试验和科学检测,具有吸收完全、使用方便、生物相溶性好、无组织排异反应、吸收时间合适的优良特性;并于2000年取得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证书,是目前已知最早获得国家认可的可吸收缝合线火炬计划项目。

   缺点是线不够长,少量缝线有粗细不均匀现象;长度为10-35cm之间,但能满足大多数手术的需要,不均匀现象却正好说明了材料未经现代成型技术加工过的事实(如今科学技术,把缝线表面做涂层处理已不是难事,这样做能增加线体美观感,但这样做却引入了化学物质,失去了纯天然胶原蛋白应有的性质);且经过临床应用,粗细不均匀现象对临床效果没有任何影响。

   从此,人类缝合史开始有了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是讫今为止最理想的一种缝合材料,也使曾家修教授获得了无尚的荣耀。


   另外也有号称第四代缝合线的产品(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但细观其生产工艺,仍然少不了由乙交酯、丙交酯按需要配比共聚所得的聚合体,且经纺丝、拉伸、编织、涂层等工序制成,吸收方式为水解;实际上它的生产工艺和第三代化学合成线是一样的,也是化学材料,纺丝、拉丝、编织、涂层等;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胶原材料最基本特点为:酶解吸收、无涂层、无纺丝、拉丝、编织、涂层;也有利用新型羊肠线宣传第四代缝合线的产品,说是这样说,但实际上仍然改变不了张力不够,组织反应强等羊肠线独有的特征。


   缝合线等各类医疗耗材信息每日更新,今日东方医疗器械网首页(http://www.qxw18.com/)搜索产品信息;代理商资料每日更新。器械招商,首选东方医疗器械网。

分享
 医疗器械招商代理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传真 025-66622260    
未经Qxw18.com许可不得建立镜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医疗器械招商代理信息。
本站只提供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信息广告发布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10-0006ICP证编号:苏ICP备0505942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050006
Copyright © 东方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