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当令狐野再回到平陆,已是让同乡敬仰的“十三级干部”。按照当时我国公务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十三级”以上就是高干,对应到部队为副师级,对应到地方为副厅级。
一个开药铺小伙,如何成为我党的高级干部?平陆令狐家族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身在延安的令狐野找到了施展自己的平台,一步步被提拔了起来。

令狐野本是常乐镇南的洪阳村人。父亲令狐益三是个老中医,平日里种地、看病,在村里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老中医有四子一女,小名分别是新颖、新吉、吉祥、四祥和五经,听起来颇有几分诗书味道。
令狐野就是四祥,令狐益三的第四个孩子。人如其名,个性也是最“野”的。年轻时跟着父亲学医,没多久就投奔远在西安的表姐,号称要学西医疗法。学成归来后,令狐野在村里开药铺,设门诊,还学习西医模式,加入了挂号程序。可村里人不吃这一套,药铺很快就开不下去了。他跑到周边几个地方尝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一位同乡的指点下,令狐野过黄河、经西安,走向了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其时,作为中共中央驻地的延安,正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困境。李维汉曾在其著作《回忆与研究》中提到,红军到达前的陕北一带,卫生条件极差。婴儿死亡率高达60%,成人死亡率有3%。学过医、开过药铺的令狐野,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1937年1月,中共中央核心机关以及红军总部从陕北保安迁到延安后,傅连暲受命组建中央苏维埃医院,并任院长。红军改编后,中央苏维埃医院改称陕甘宁边区医院。
据《陕西省志 卫生志》记载,1938年11月,边区医院迁至东二十里铺,调欧阳竞为院长,翁祥初为协理员,令孤野为医务科长,魏明中、汪石坚(锡曾)为医生。在此前后,由汪东兴、丁钱辉任协理员。
1939年四五月间,因河防吃紧和敌机袭击,边区医院决定迁往安塞。身为医务科长的令狐野,直接参与并负责安塞新址的修建。
医院在安塞开办后,令孤野继续担任医务科长。欧阳竞继续担任院长,副院长为高明,协理员翁祥初,边府特派员赵国根。
1939年12月,由边区政府领导的延安保健药社改为卫生材料厂,专制各种丸散膏丹代替西药,供给各院各卫生所急需。李常春兼任厂长,令孤野担任副厂长。
1941年5月,光华制药厂与边区卫生材料厂合并。边区政府重新任命梁金生任厂长,令孤野、劳东为副厂长。
此后,令狐野一直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有消息称,他还在公安部工作,还曾担任过华清干部疗养所所长。
更多热点请关注东方医疗器械网(http://www.qxw18.com/)。器械招商,首选东方医疗器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