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疗器械网为您的产品打造枝状产品链为我们的服务目标!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登陆 | 注册
东方医疗器械网 - 医疗器械新闻 -器械市场 -体外诊断医械热 移动医疗有阻碍
医疗器械新闻

体外诊断医械热 移动医疗有阻碍

  文章来源:东方医疗器械网

关键词:移动医疗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发育期”,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增速高于药品行业。随着新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和老龄化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医疗器械需求势必增加,医疗器械产业也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投资医疗器械产业该如何选择?该产业内又有哪些领域被投资者看好呢?近日,在深圳伞友咖啡举办的健康论坛上,金茂资本副总经理李洪森透露,体外诊断、影像行业、口腔市场和可穿戴设备是投资者比较看好的医疗器械板块。
         产业进入政策“蜜月期”
         今年以来,接连出台的给力政策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了足够的“政策红利”。2月7日,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鼓励医疗器械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
         为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并着手制定优秀产品目录,旨在选出一批符合临床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产医疗设备,而且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种基本医疗设备成为第一批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品目。
         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2014年医改的第一大任务,并且明确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新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700个,使试点县(市)覆盖率达到50%以上,覆盖农村5亿人口。
         今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年,国家对行业诸多鼓励措施出台,很多上市公司因此获得利好,他们被无数投资者关注,在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也加快了企业的并购。据介绍,2014年上半年涉及中药领域的并购案有10起,制药领域的并购案有22起,医疗保健设备和技术领域有47起,生物科技领域有32起,西药领域有37起,深圳迈瑞医疗也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
         尽管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比较快,但增长较快的是中低端的仿制产品。在高端产品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这也是投资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难点。“我国高端医疗器械没有核心技术,比如CT、MRI、化学发光检测仪、基因测序仪等产品技术层次不高,而低门槛器械生产厂家多、价格低,陷入恶性竞争。”李洪森说。
         看好移动医疗但仍有阻碍
         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产品不断精准化、集成化、便携化、即时化、信息化。因此,具有这些特点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被投资者看好。
         目前投资者看好的医疗器械板块包括体外诊断、影像行业、口腔市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产品。“体外诊断是医院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门诊医生需求大,加上医疗整体费用控制,诊断收入比药物收入空间大。”李洪森说,尤其是一些仪器绑定试剂可以持续盈利。他建议投资者可以向性价比较高的免疫比浊法,精度更准的、技术先进的化学发光法,以及分子诊断如基因测序服务等领域投资。
         影像行业目前国内技术成熟,而且是诊断服务必需的,单笔收费高,单笔营销金额更大,利于渠道铺展,加上国家卫计委提倡医疗设备国产化以及基层铺设带来5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影像产品可投资中低端影像设备,如超声、DR、低端CT、永磁、低端超导等。还有一些自身定位清晰,性价比较高,或者差异化竞争产品,如康达医疗等。
         口腔市场是目前医疗领域从医生到机构的民营化程度最高的,近年来,我国口腔市场增长迅速,口腔治疗和护理市场快速增长,口腔器械占比更大。因此,种植牙相关(包括骨粉)、口腔整形等产品和医疗是投资者可关注的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医疗也是目前资本市场非常热的一块热土。李洪森说,移动医疗有两个模式看好,一个是平台型的,如春雨医生等一些移动医疗APP,另一个是专业的慢性病管理。不过,这两个模式都还有局限,“在目前的医保控费体系制度下,慢病管理还不能提供医疗服务。”而平台型移动医疗是医疗变革必经之路,但是目前仍面临医生制度改革、医保支付等诸多障碍,这些模式如何盈利目前仍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因此,投资者要投资移动医疗,李洪森建议要看准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医疗属性,线下的医疗资源必须结合线上的用户资源,而且线下的医疗资源是重点。

分享
 医疗器械招商代理   热线电话 025-86978335     传真 025-66622260    
未经Qxw18.com许可不得建立镜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医疗器械招商代理信息。
本站只提供医疗器械招商,医疗器械信息广告发布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10-0006ICP证编号:苏ICP备0505942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050006
Copyright © 东方医疗器械网-医疗器械招商Qxw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