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主要内容:奋达科技收到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NQA)颁发的ISO13485: 200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注册号:49401),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获得,标志着公司移动医疗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符合ISO13485:2003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移
动医疗获实质性进展,产品后续放量可期。NQA是国际上最大和最著名的ISO标准认证机构之一,ISO13485:2003标准是专门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的
认证标准。结合奋达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局,我们认为,奋达正在积极推进医疗级的可穿戴产品研发和生产。从公司已有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开发经验来看,2015
年移动医疗产品有望投放市场,后续放量可期。
积极转型智能硬件整体方案提供商,内生外拓并举。公司在进军智能硬件领域步伐迅速,面向企业客
户,致力于成为“硬件+软件+云服务”的智能硬件整体方案提供商,已成为华为、联想等大客户智能穿戴产品供应商。奋达的自主研发战绩斐然:2013年6
月,推出智能手表;2014年6月,推出智能手环;9月,供应华为的畅玩手环量产;10月,成为联想集团智能穿戴产品合格供应商。同时,外延并购频频出手,已布局三家智能硬件关键环节的企业:光聚通讯,专业从事应用于数字血压、平板式健康监测仪等产品的MEMS传感器和传感信号集成芯片(FPGA)的方案及模组设计与供应,主攻健康监测设备;奥图科技,投资致力于智能穿戴终端产品,在 2015年1月的CES电子展上推出智能眼镜CoolGlass ONE(酷镜);艾谱科,传感器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类别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距离感应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盈利能力有支撑。公司的美发小家电和电声业务,与国际高端客户长期合作,持续稳健增长和良好现金流为公司向智能硬件快速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支撑。近期收购的欧朋达业绩处于爆发期,协同效应凸显,高业绩承诺和低估值收购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业
绩爆发预期叠加估值溢价,建议积极逢低增持。假定2015年欧朋达并表,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47/1.17/1.56元,业绩高弹
性,移动医疗认证顺利通过提升智能硬件发展高预期,给予2015年45-50XPE估值,合理价格区间52.65-58.50元,近期股价上涨反映公司发
展逻辑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建议积极逢低布局。
风险提示:智能可穿戴设备普及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ISO13485:2003介绍
ISO13485:2003
标准英文名称为:Medical device-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中文译名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该标准是以医疗器械法规为主线,强调实施医疗器械法规的重要性,提出相关医疗器
械法规要求,通过满足该要求,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等同原则,将其转变为行业标准YY/T0287:2003。
与ISO9001:2000标准作为通用产品的质量体系要求相比,虽然两者章节结构相同,但ISO13485标准是针对医疗器械行业专门制定的独立标准,不是ISO9001标准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实施指南,不存在隶属关系,不能兼容。
“硬件+软件+云服务”的智能硬件整体方案提供商
在进军智能硬件领域的众多企业中,奋达科技的步伐最为迅速。公司业务面向企业客户,致力于成为“硬件+软件+云服务”的整体方案提供商。
奋
达科技原先是一家生产电声产品、健康电器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音箱和美发小家电(包括直发器、卷发器、电吹风、电推剪等)。2012年上市之后,公司密切
留意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变化趋势,提前布局新技术、新产品,持续加大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消费类电声产品、可穿戴电子、智能家居与娱乐平台、云播放、云服
务等应用市场的技术、产品和内容整合的研究开发,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垂直整合制造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过去两年,公司相继推出芯片IF-5110和解决方
案、智能手表、智能电视配套音响系统、Colorband智能手环等,战略举措不断。
在奋达科技的战略布局中,健康电器、电声产品等小家电
是现金流业务,而智能硬件业务是成长性业务,代表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硬件涵盖众多应用领域,除公司已推出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酷镜外,移动医疗、
智能汽车等需求大量存在,叠加后续的云平台和大数据处理系统及衍生的各种增值服务,智能生态将为奋达科技提供二次腾飞的翅膀。
智能硬件板块:有钱,何必任性
以美发小家电、电声产品做基础依托,面对智能家居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公司迅速挺进智能硬件领域,内生研发和外延拓展并进,着力成为持续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垂直整合型科技企业。不论是内生还是外延,公司都围绕明确的产业构图进行布局,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智能家居市场万亿空间大蛋糕亟待分享
虽
然目前缺乏对智能家居范围和规模的准确界定和统计,但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得到各方普遍认同。根据中国家电商业协会与奥维咨询联合发布的《智能改变未来——
智能家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的智能家电产值已达1000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万亿元,终端设备的产值达到
8000亿元。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的渗透率目前约在45%、40%、10%、5%
、1%左右,到2020年,其普及程度预计可达99%、93%、45%、55%、38%。我们认可这一对终端设备发展前景的预测。在此基础上,考虑围绕智
能家居所发生的各种延伸服务,我们认为2020年智能家居市场的整体产值将超过万亿元。
奋达科技持续加大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消费类电声产品、可穿戴电子、智能家居与娱乐平台、云播放、云服务等应用市场技术、产品和内容整合的研究开发,持续创新,致力成为持续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垂直整合型科技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家居消费电子需求的爆发。
自主创新,智能硬件新品迅速推出
我
们在2014年7月发出的深度报告《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从室内到“云”端》中所分析,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路径是:真正智能化硬件出现—>统一运行
平台构建—>商业模式成型,其中智能硬件将扮演先遣队角色,跨界竞争成为新常态,奋达科技则是众多公司中的先行者。
依
托自主创新,提前布局,奋达科技智能新品在业内率先推出,对传统主业进行有效延伸。2013年6月4日,公司在台北发布公司首款可穿戴电子产品—智能手
表;2014年6月,公司为华为终端研发制造的Colorband智能手环成功发布,2014年10月,成为联想集团智能穿戴产品合格供应商,携手参股的
奥图科技在2015年CES电子展上推出智能眼镜CoolGlass ONE(酷镜),智能硬件领跑者基础持续夯实。
增资光聚通讯,布局健康监护
2014年2月,奋达科技公告以货币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认缴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20.7729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占光聚通讯增资后10%股权。光聚通讯是一家专业从事应用于数字血压、平板式健康监测仪等产品的MEMS传感器和传感信号集成芯片(FPGA)的方案及模组设计商与供应商,此次投资的目的在于往上游原材料延伸,优化供应链资源,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光
聚科技主打多功能健康监护设备。光聚科技在2009就把“革命性的创新精神”引入移动健康产业,围绕自主研发的系列MEMS传感器和传感信号集成芯片
(FPGA),研发一系列便携式、移动健康及移动医疗设备,在国内首创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多功能健康监护设备,如:手机式健康监测仪(已通过美国苹果公司认证)、多功能家庭健康监护仪、臂式健康测量仪;车载健康监护系统等。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已经采用或正准备采用光聚科技的特色传感器和有着“苹果视野”的产品方案。
参股奥图科技,智能眼镜“奥图酷镜”亮相CES2015
2014
年02月25日,奋达科技公告拟投资天津奥图科技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200万元人民币认缴奥图科技200万元注册资本,占奥图科技20%股权。奥图科技
将致力于智能穿戴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大众市场推送最前沿的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对于奋达科技来讲,可以参与新型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延伸产品
线,发挥协同效应。
在CES 2015全球消费电子展上,奋达科技与奥图科技共同研发推出的智能眼镜CoolGlassONE(酷镜)受到广泛关注,由全球著名的工业ID设计公司Frog公司操刀,采用北京君正方
案,是国内首款具备中文语音操作功能的智能眼镜。通过眼镜的语音操作功能,用户就可以轻松实现语音电话拨打、导航、拍照、录像、音乐播放、APP信息显示
等功能。同时搭载AR显示增强功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显示出详细的周边信息。配备800万像素摄像头,并采用骨传导传声技术。预计酷镜一旦开始预
订或量产,将受到爱好者的追捧。
投资艾谱科,布局传感器
2013
年12月,奋达科技以自有资金300万元人民币投资艾谱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占艾谱科增资后10.6060%股权。艾谱科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电传感器
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及销售的公司,主要针对智能手机研发光电传感器相关芯片。艾谱科微电子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方案,产品应用包括智能手机、数码相机、
笔记本电脑、家电产品以及汽车电子等。艾谱科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环境光传感器(ALS)、距离感应器(PS)和红外线传感器等。2013年5月,艾谱科作
为大陆地区首家公司通过了联发科 QVL (ALS/PS)认证,其光电三合一产品EM30713成为6589、6572的推荐配套芯片。
智能硬件时代,传感器是重要的数据入口。我们认为,随着奋达科技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开拓逐步深入,艾谱科将为奋达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和客户资源协同。
奋斗不止,期待后续大展拳脚
奋
达科技的发展方向,符合“风车模型”所指出的占优策略。我们在“华泰家电风口系列”报告《智能硬件时代的“新常态”和“顺风车”》中指出,智能硬件市场发
展,最后将归结为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竞争,能够应对跨界竞争、取得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1)供应链、(2)渠道、(3)云服务三方面的控制力。
其中,云服务是企业立足于智能硬件市场的必备条件,而供应链为企业提供硬件终端,渠道是企业抢占市场的基础。土曼手表跳票、“i+008”错失市场先机等
一系列案例表明,任何一项控制力的缺失都将为智能硬件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供应链→渠道→云服务→供应链”顺时针的发展方向适合大部分智能
硬件企业的成长,每一个要素恰好是前一个要素产生现金流的载体。硬件厂商发售产品,需要靠渠道控制力;渠道商介入智能硬件市场,需要以云服务为中介;云服
务商实现收入,发售硬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小米的成功是最好的例证。
奋达采用“供应链→渠道→云服务”的发展路径稳步前行。奋达在硬件
供应链领域有多年的积累,硬件业务能力既是开发智能硬件的基础,又带来丰厚的现金流。伴随着奋达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相关业务环节逐步补齐,渠道也因之
得以拓展。在丰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奋达也参与到对部分客户的云服务环节,如在华为手环的合作中,为华为提供APP、后台数据处理等。结合“风车模型”,
我们认为奋达的前进步伐是快速而有章法的,未来公司的云服务收入贡献可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