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心脏支架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镀膜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制历程,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
中国是心脏介入手术的大市场.中国在 1984 年完成第一例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984 年至 1996 年 PCI 只能由少数医院的少数医生开展,到 1996 年,超过半数 PCI 中植入了支架。1997 年至 2001 年,PCI 年增速达到 30%,开展 PCI 的医院超过 200 家。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约为 2.9 亿,每年有 350 万人致死。近年这组数据相较前几年又有显著增长。
植入支架成为心血管病临床治疗常见手段之一。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 PCI 是 2 万例,2011 年已有 40 万例。按照每台手术平均使用约 1.6 个支架推算,这一市场潜力巨大。
2004年前后,国内冠脉支架系统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每例患者支架费用在6万元左右,2009年前后降到1.8万元,这几年进一步下降。
目前一个普通支架平均价格在1.5万元左右,进口药物涂层支架在3万至4万元之间。国产支架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患者使用国产支架可比国外产品节约 1/3 左右诊疗器械费。国外产品也因此长期集中占据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市场,国产产品则在小城市和基层医院突破。
但是每个医院的收费标准不同,费用也不同。一家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表示,目前有裸支架和药物支架、冠心病支架治疗的费用不等,含造影检查。一个进口支架费用在3万元至3.4万元,每增加一个支架费用增加1.2万元。
同样,一位心内科医生表示,心脏支架有国产、进口的、机械的、生物的,每个国产心脏支架价格大致在1.8万元至2.2万元,每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大约在3万元以上。
在现行医疗体制中存在灰色交易,各中间环节巨大的营销费用也转嫁到患者身上。有销售人员曾现身说法:“我们一般会留出最高到 45% 的医院和医生回扣。”这就导致目前价格仍被认为过高。
一名医药代理透露,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大约在3000多元,但是卖到医院的价格在1.2万元左右,医院再加价给患者使用。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的价格在6300元左右,代理公司卖给医院的价格大约在2.2万元左右。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14年8月16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的会议称,将建立三甲医院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人们期望国产医疗器械逐渐取代进口,心脏支架的价格也将会进一步降低。